自粘聚合物防水卷材的分类
自粘聚合物防水卷材按有无胎基增强分为无胎基(N类)、聚酯胎基(PY类)
N类按上表面材料分为聚乙烯膜(PE)、聚酯膜(PET)、无膜双面自粘(D)。
PY类按上表面材料分为聚乙烯膜(PE)、细砂(S)、无膜双面自粘(D)。
产品按性能分为I型和II型,卷材厚度为2.0mm的PY类只有I型。
自粘聚合物防水卷材的铺贴方法
1)湿铺施工法
施工工艺流程:
清理基层——抹水泥砂浆——揭掉卷材下表面的隔离膜——铺贴防水卷材——拍打提浆养护(48h)——对接口密封——节点加强处理——质量验收
①基层处理:基层应坚实、结净、湿润、无积水。
②抹1:3水泥砂浆,其厚度一般为10~20mm(视基层平整情况而定),铺抹时应注意压实、抹平。在阴角部位,应以水泥砂浆分层抹成半径为50mm的圆弧。抹水泥砂浆时,铺抹水泥砂浆的宽度与卷材的长、短各宽出300mm。
③细部节点加强处理:在大面积卷材铺贴前,应对细部节点部位按规范要求加强处理。
④防水层大面积铺贴:揭掉防水卷材下表面的隔离材料,将卷材平铺在水泥砂浆上。卷材与相邻卷材之间为平行对接方式铺设(一般情况下,不宜采用搭接方式)。对接缝宽宜控制在3~5mm之间。
⑤提浆:用木抹子或橡胶板拍打卷材上表面,排出下面的空气,使卷材与水泥砂浆紧密粘结。
⑥养护:卷材铺贴完成后养护48h(具体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定,一般情况下,温度愈高所需时间愈短)
⑦卷材搭接缝及密封处理:可采用自粘封口条压盖在对接不稳。操作时,先将卷材搭接部位上表面的隔离膜(或硅油隔离纸揭除,再粘贴自粘封口条。若搭接部被污染,需先清理干净)
⑧立面铺贴时,卷材收头处应采用胶带或加厚水泥浆临时密封,防止收头处水分过快散失。
⑨按规范对节点部位进行加强处理。